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张华民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3D多孔碳毡电极上溅射金属锡层的策略,在水系锌基电池中实现了对锌沉积形貌的诱导,有效降低了锌的电化学沉积过电位,缓解了锌枝晶的生长,使锌基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寿命显著提升。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锌负极具有本征电极电势较低、动力学快、循环性好、储量丰富等特点,但是锌的不均匀沉积会导致枝晶生长并刺破隔膜,引起电解液互穿,使得电池库伦效率下降,造成电池短路,导致电池性能的快速衰减;此外,锌的异形生长导致锌脱落,不仅使电池的库伦效率降低,还会造成电解液循环流道堵塞影响流场分布的均匀性,从而缩短电池的循环寿命。
研究人员选用低成本的金属锡作为电化学沉积锌的形貌诱导材料,利用磁控溅射技术使锡在没有黏结剂的条件下,牢固沉积在具有3D结构的碳毡负极上,有效降低了锌的沉积过电位,缓解了锌枝晶的生长。与基材相比,镀锡电极无论在锌—锌对称液流电池还是锌—溴单液流电池中,其循环稳定性和库伦效率都显著提升。研究人员还利用超深度显微镜对锌沉积过程进行了原位表征,结合理论计算对锌沉积诱导的原因进行了验证。
此项工作为锌负极和其他金属负极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来源:中国科学报 刘万生 尹彦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ma.2019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