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万江等 来源:《抗菌药物和化疗》 发布时间:2015/6/4 15:25:51
选择字号:
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被破解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动物细菌病研究创新团队通过长期追踪研究,近日破解了细菌在抗生素长期使用下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的英文杂志《抗菌药物和化疗》上。此项研究将对畜牧养殖业如何降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快速传播给行业造成的危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该项研究揭示了细菌中携带的质粒在不同抗生素使用条件下,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不断获得新的耐药基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抵御抗生素杀灭的机理。

该团队张万江博士以大肠杆菌作为实验对象,经研究发现,当细菌含有一个敏感质粒或者携带少数耐药基因的质粒,长期与其他含有多重耐药质粒的细菌共存时,在临床反复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质粒间耐药基因的重组和交换现象,同一质粒在不同的抗生素反复作用下会发生不同的进化。

研究表明,在以青霉素为主的β-内酰胺类药物应用较多情况下,大肠杆菌携带的cfr耐药基因阳性质粒,可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片段整合到自身的质粒序列中,形成所谓的“超级细菌”。新的“超级细菌”足以抵御临床上10种以上的药物作用,引起的感染不仅延缓了疾病的治疗周期,同时还增加了治疗成本。

张万江说:“这项研究对于临床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从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都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来源:科技日报 张晓鹏 张艳禾 李丽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