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英纳斯中心的研究团队在《电子生活》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数学模型分析表明,植物在夜间的淀粉消耗量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科学家们研究的是拟南芥,这种植物被视作科学实验的一种模型植物。在夜间,当植物无法使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变成为糖和淀粉时,它必须调整它的淀粉储备来确保能维持到天亮。试验表明植物为了精确的调整淀粉消耗,它们必须通过数学运算进行划分。
研究的负责人Alison Smith教授告诉《BBC新闻》道:“事实上它们以一种简单的化学方式进行数学运算,这是非常神奇的。虽然它们进行的只是小学数学运算,但是它们确实在做数学题。”科学家们使用了数学模型来探索,植物内部如何进行划分运算。在夜间的时候,叶子中的机制会测量出淀粉的储备量。时间信息则来自于植物的生物钟,它有点类似于我们人类的生物钟。
研究提出,这个过程是通过调整两种分子的浓度实现的,研究人员分别使用S和T来代替淀粉和时间。如果S分子刺激淀粉分解时,T分子就会阻止这一过程的发生。约翰英纳斯中心数学模型分析师Martin Howard教授说道:“这是生物学领域存在这种复杂数学运算的第一个具体案例。”
科学家们认为类似的机制或许在动物中也存在,比如说鸟类在长距离的迁徙中控制脂肪水平,或者当它们因孵化后代而缺乏食物时。伦敦大学的Richard Buggs博士对这项研究发表评论称:“这并不是植物存在智力的证据,它只是表明植物拥有一种机制,能够在夜间自动调整糖类物质的损耗速度。植物并非自由的进行数学运算,而且不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在心里有着目的性。”(来源:腾讯科学 过客/编译)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