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瑞馥等 来源:PNAS 发布时间:2013-1-7 16:13:13
选择字号:
研究解析鼠疫耶尔森氏菌突变率历史演变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华大基因研究所、伦敦大学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istorical variations in mutation rate in an epidemic pathogen, Yersinia pestis”的研究论文,解析了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突变率的历史演变。相关成果发布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研究员和宋亚军博士、华大基因研究所的王俊博士,以及伦敦大学学院的Francois Balloux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在3个有记载的大流行期间导致了大约2亿人死亡,因此被冠上“最具毁灭性传染病”的名头。鼠疫耶尔森氏菌是鼠疫的病原体,过去的研究表明其由于起源较近,遗传多样性非常有限。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解析了鼠疫耶尔森氏菌突变率的历史演变。对来自中国和其他地方的133个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组进行了分析,鉴别出了2,32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这些SNPs确定了从最近的共同祖先开始鼠疫耶尔森氏菌的系谱。这些SNPs中有28个作为突变只在系谱中发生过一次,基本上随机分布在单个基因之间。只有7个基因有明显过量的非同义SNP,表明SNPs的固定(fixation)主要是通过遗传漂移等中性演变,而非达尔文选择进化产生。然而,整个系谱固定率差异很大:不同谱系累积的SNPs数量高度变化,系谱中包含了多分类,其中一个导致了黑死病(Black Death)时间相近的4个分支。
 
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结构变化可以影响传染病病原体的进化速度,即便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并推测在间歇性疾病流行和爆发的过程中,中性SNPs被快速固定。(来源:生物通 何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