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云平等 来源:GRL 发布时间:2012-7-30 16:08:02
选择字号:
过去2700年冲绳海槽水温曾数次高于现代

 
自美国学者曼(Mann)提出著名的“曲棍球杆”和”湿面条”全球温度曲线后,关于现代暖期的增温幅度是否超过了过去2000年自然变化的范围就一直是全球变化争论的焦点。最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许云平研究员领衔的团队发现:在靠近我国东部的冲绳海槽,海洋表层水温度(SST)在过去2700年里曾数次高于20世纪平均值。综合前人报道,作者认为在2000年的时间尺度上,20世纪增温的幅度至少在东亚季风区并不是“前所未有”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RL)上。
 
2000年的古温度数据主要来自陆地载体,而海洋沉积物由于沉积速率较低,往往难于提供高分辨率的记录。冲绳海槽由于我国东部和台湾岛巨量陆源物质的输入,其沉积物速率比一般海域高一个数量级以上,这为高分辨率的古气候重建提供了可能。研究人员利用国际大洋岩芯库的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来自海洋浮游古菌(Crenarchaeota)的细胞膜脂化合物(GDGTs),定量恢复了晚全新世冲绳海槽的表层水温度。数据显示晚全新世的重要气候事件,如罗马暖期(RWP)、隋唐暖期(STWP)、中世纪暖期(MWP)、现代暖期(CWP)、黑暗世纪冷期(DACP)和小冰期(LIA),在冲绳海槽沉积物中都有清晰的记录。尽管工业革命以来变暖现象明显,但20世纪温度变化的幅度仍在过去2700年的变化范围之内。
 
通过与陆地古气候记录比较,作者还发现黑潮变化与我国东亚季风和厄尔尼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证明了黑潮在长时间尺度上联结低纬太平洋气候和我国东亚季风之间的重要作用。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和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启动基金的资助。(来源:北京大学 许云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