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恐惧而死亡的蚱蜢,其体内的碳氮比率要比无压力状态时的比率高得多。图片来源:Dror Hawlena
恐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恐惧的影响甚至可以延伸到死亡之后。
在一项田野试验中,科学家们将一种生活在北美地区的红腿蚱蜢放在它的捕食者——盗蛛的面前。
分析显示,因为恐惧而头脑混乱的蚱蜢在死亡时,其体内的碳氮比率要比假定的没有蜘蛛在跟前而处于无压力状态时的比率高得多。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蚱蜢频繁暴露在捕食者眼前时的新陈代谢加快,使其不得不燃烧含氮蛋白质以产生提供能量的葡萄糖。
受到惊吓而死亡的蚱蜢,其尸体内氮含量较低。虽然这并未影响蚱蜢死后在土壤中分解的速率,但的确大大减缓了之后落入土壤中的叶材质的腐烂速度。6月14日,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道了此项成果。
这种减缓,反过来,可能源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工作效率的降低,因为它们需要氮来执行分解任务。
因为这种由恐惧引发的新陈代谢变化很有可能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猎物中,所以此项最新发现揭示了一种包括捕食者和猎物在内的动物通过生态系统影响养分循环的新方式。(来源:中国科学报 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