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美国研究人员2月22日说,他们首次找到分子层面的证据,证明心律失常与人体“生物钟”、即生理节律相关。
这些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提及心室心律失常与人体生理节律的关系。一般而言,在一天24小时内,人体内的生物进程会伴随事件变化。
研究人员把蛋白质“Klf15”定为关注焦点。先前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蛋白质是生理节奏的“控制器”。另外,一些遭受心脏病袭击的患者体内缺乏这种蛋白质。研究人员借助基因技术,“制造”出体内缺乏“Klf15”或含有过量“Klf15”的实验鼠,以判断这种蛋白质与心脏病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实验鼠出现心律失常的风险均高于普通实验鼠。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贝勒医学院学者赞德·韦伦斯告诉法新社记者:“这是在分子机制层面发现的第一个例子,证明生理节律的变化与心律失常相关。”(来源:新闻晚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