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义兵等 来源:《免疫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1-8-8 10:39:21
选择字号:
鱼类和哺乳类独立形成相似干扰素调控机制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鱼类和哺乳类通过趋同进化独立形成相似的干扰素反应调控机制,相关研究论文于7月27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免疫学期刊《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中科院水生所的张义兵研究员和国家科学技术部973计划"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桂建芳博士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基础研究973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大量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哺乳类I型干扰素(Interferon, IFN)包括多个IFNa和一个IFNb;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通过识别细胞质中存在的病毒dsRNA启动一连串的信号转导,最后激活转录因子IRF3诱导IFNb的表达;大多数IFNa属于晚期表达IFN,主要由另外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IRF7介导表达。
 
桂建芳研究员主持的鱼类发育遗传学与细胞工程学科组继发现鱼类存在保守的IFN-STAT1信号通路(Mol Immunol. 47:2330-2341)以及鱼类IRF3具有不同于哺乳类调控IFN反应的机制 (J Immunol, 185:7573-7582) 后,近日又揭示鱼类存在完整的RIG-I样受体介导IFN反应的信号通路。
 
通过对该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分子MITA、TBK1和IRF3的功能定位和相互作用分析,证明鱼类RIG-I样受体家族的两个成员RIG-I和MDA5通过激活MITA-TBK1-IRF3途径启动IFN基因的表达、抑制病毒复制。相似的实验同时揭示另外一个RIG-I样受体LGP2在该信号通路中起负调控作用。目前,斑马鱼基因组中共发现四种IFN基因,分别为group I(包括IFN1和IFN4)和group II IFN(包括IFN2和IFN3)。进一步的表达调控分析发现:虽然过量表达RIG-I和MDA5都能通过MITA-TBK1途径介导斑马鱼IFN1和IFN3的表达,但是最后激活的转录因子不同。IFN1主要由IRF3介导表达,而IFN3主要由IRF7介导。由于鱼类IFN与哺乳类IFNa/b不存在直向同源(orthologous)的进化关系,因此该结果表明鱼类和哺乳类IFN家族可能因为趋同进化独立形成了相似的表达调控机制调控不同IFN基因表达。(来源:生物通 何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