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俊华等 来源:《地球物理学研究期刊》 发布时间:2011-8-12 15:48:18
选择字号:
中国陆地碳酸盐岩碳吸存研究取得进展
 
自然过程吸存大气中的碳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得以储存;另一种通过岩石溶蚀、风化把大气中的碳转化为碳酸氢根(HCO3-,无机碳)得以储存。后者的研究多以欧洲、北美的监测数据作为全球经验模型的基础,缺乏在热带亚热带区域的监测数据。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闫俊华研究员等通过研究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的水文水化学测定数据,发现该流域碳酸盐岩溶蚀、风化过程吸存大气中的碳平均为20.7 g C m-2 year-1;通过驱动碳酸盐岩溶蚀、风化过程碳吸存的因子分析,进而估算了我国西南区域乃至全国陆地碳酸盐岩溶蚀、风化过程吸存大气中的碳(全国为12 Tg C year-1),相当于同期中国森林碳净积累的57%,并呈现出增加趋势。
 
该研究还利用两种全球通用模型模拟了后寨河流域碳酸盐岩溶蚀、风化吸存大气中的碳,发现这两种模型在热带亚热带区域应用时将高估11%—29%,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高估幅度呈增大的趋势;而且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如果模型中不考虑季节变化,其模拟的结果偏差在25%左右。
 
此研究结果如实评价了中国陆地碳酸盐岩在维持大气中碳平衡的贡献,对重新认知全球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已近期在线刊登在国际科学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Biogeosciences)上。(来源: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