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新全等 来源:《分子生态学》 发布时间:2009-8-28 11:18:32
选择字号:
发现青藏高原裂腹鱼物种形成新证据

花斑裸鲤
 

斜口裸鲤
 
中科院西高所博士后学者赵凯与合作导师赵新全研究员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同域的物种形成模式在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度特化裂腹鱼类物种之间很可能已经发生。基于线粒体标记的系统地理学分析显示,青藏高原一个冰川湖泊特有的斜口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e scoliostomu)完全具备了物种在同域条件下起源的标准。研究推断斜口裸鲤很可能起源自同域分布在逊木措湖的花斑裸鲤(G. e. eckloni)种群,主要的分歧时间发生在大约 0.057 百万年。
 
系统发育和种群遗传分析显示,在花斑裸鲤物种的所有地理种群之间,逊木措湖的花斑裸鲤种群与同域分布的斜口裸鲤个体保持最近的亲缘关系,暗示它们拥有一个最近的共同祖先,这一结果为检验正在发生的同域物种形成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模式。斜口裸鲤表现出比花斑裸鲤更低的遗传多样性,而且更加新近的扩张时间被检测在新起源的斜口裸鲤种群中。我们认为斜口裸鲤很可能起源自目前同域分布在逊木措湖的花斑裸鲤种群,而不是通常假设的这个类群曾经有一个广泛的地理分布,后来在其它地区被灭绝。由于各自生态的特有性,斜口裸鲤和逊木措湖花斑裸鲤通过自然选择促进了同域条件下的种群分歧。该研究为进化生物学长期争论的同域物种形成理论提供了新的分子生态学证据,论文已发表在国际著名生态学期刊《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上。(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