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论文作者:张克信等 期刊:《中国科学D辑》 发布时间:2009-1-5 14:11:46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热年代学研究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吸引无数中外地质学家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对高原达到高海拔形成的时间和方式、高原隆升造成东亚及全球环境和气候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近10年来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质填图资料,对青藏高原65-2.6百万年期间沉积盆地的演变与消亡过程,构造隆升的热年代学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由张克信等人完成,英文版发表于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8年第51期第11卷,中文版发表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第38卷第12期。
 
通过对青藏高原65-2.6百万年期间92个沉积盆地分布格局、演变与消亡过程的研究揭示出,65-34百万年期间,藏南和新疆叶城地区是新特提斯残留海的一部分,青藏腹地为广阔的近海冲积平原,东部的松潘-甘孜和藏东一带为隆起区,班戈、昆仑和阿尔金初步隆起,高原总体地貌格局为东高西低。 34-23百万年期间,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带崛起,昆仑-阿尔金-祁连进一步隆起,造成了整个高原的周缘为山系、而腹地为盆的宏地貌格局。23-2.6百万年期间,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带、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进一步较大幅度隆起;构造隆升事件的低温热年代学记录也显示出青藏重大隆升主要分布在青藏周缘的藏南、西昆仑、阿尔金、藏东及川西等地区,并表现出大体同时性,集中表现出大约13-8百万年和5百万年以来的两次重大隆升期。高原从23百万年以前的东高西低格局,经历了13-8和5百万年两次重大的不均衡隆升,最终铸就了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青藏做为一个统一的高原发生了重大的地貌反转事件,对现今长江、黄河等水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doi: 10.1007/s11430-008-0132-2 ,ZHANG KeXin,CHEN RuiMing)
 
更多阅读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摘要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论文 一周论文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