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了HIV入侵宿主细胞的新途径。HIV首先被卷入细胞膜,形成小囊,然后向细胞质释放内容物。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1日出版的《细胞》(Cell)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有可能提供其它标靶HIV的方法。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猜测,HIV入侵时直接融合细胞膜。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学研究所的Gregory Melikyan对此持怀疑态度。他表示,没有细胞膜融合的直接证据,细胞内吞作用的可能性并没有被排除。
Melikyan和同事用两种融合抑制剂对此进行了验证。其中一种抑制剂专一地作用于细胞膜,另一种则阻止内涵体内和细胞表面所有的融合。如果HIV确实在细胞膜融合,那么两种抑制剂应该具有相同的效果。结果Melikyan观察到了病毒融合的延迟,提示了存在病毒颗粒被内吞的额外步骤。之后用荧光标签追踪发现,病毒内容物直到位于内吞小囊中才被释放出来。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学研究委员会主任Mark Marsh表示,“这一研究将再次展开整个入侵问题,但我不认为这是问题的终结”,因为它需要得到独立验证。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膜结构与功能部主任Robert Blumenthal认为,这一结果不太可能影响当前标靶HIV入侵蛋白的治疗策略。当前这些药剂一般标靶入侵过程的初期步骤,要么在HIV附着细胞膜前进行抑制,要么在其附着后但尚未完成释放病毒基因组前进行抑制。不过这一研究可能帮助科学家研发新的药物来标靶宿主内吞路径。但Blumenthal又提醒说,这种方法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标靶宿主蛋白的问题在于它将会给宿主带来什么样的伤害”。(科学网 梅进/编译)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