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刘文琴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8 11:03:14
选择字号:
聚焦骶神经调控技术!广州这场活动惠及多国

 

9月11日至12日,“一带一路”骶神经调控国际参访班暨广州空港区域前列腺疾病早期筛查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举办。来自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30余名学者代表参与,通过手术演示、理论授课、门诊实践三部分,系统呈现中国在骶神经调控领域的临床经验与技术创新。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

记者获悉,手术演示成为参访班焦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黄海、副教授黄浩分别展示了“认知融合—精准六针穿刺法”与传统C臂定位技术的对比操作。“逸仙经验:认知融合——精准六针穿刺法”借助术前影像融合与术中实时导航,将手术步骤从传统12步缩减至6步,减少术中放射暴露,术后疗效显著提升。

“这一技术降低了患者和医生的辐射风险,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乌兹别克斯坦医生Rushen观摩后评价。数据显示,近十年中国专家团队三次更新骶神经调控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将适应症从FDA批准的尿失禁、尿频综合征等,拓展至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等复杂盆底疾病,形成中国特色诊疗体系。

手术演示现场。

  ?

“中国创新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提供了符合发展中国家需求的临床操作方案。”印度尼西亚医生Fina表示。

理论授课环节,黄海讲授了骶神经调控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王庆伟解读了儿童和青少年骶神经调控应用共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罗德毅分享了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最新进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教授余燕岚分享骶神经调控在盆腔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经验;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医生代表则通过案例讨论,提出适应本国国情的操作优化建议。

“一带一路”骶神经调控国际教学基地揭牌现场。

  ?

“这种‘中国经验+国际实践’的双向交流,是‘一带一路’医疗合作精髓。”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黄健指出。

门诊实践部分,学员参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门诊综合诊疗中心。该中心以“一站式服务”为理念,整合尿流率检测、盆底功能评估等检查室,引入数字化全病程管理系统。“这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借鉴意义。”哈萨克斯坦医生Nurlan体验后表示。

广州空港区域前列腺疾病早期筛查中心揭牌现场。

  ?

会议期间还举行线上线下中国下尿路功能障碍大数据研究与合作会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下尿路亚专科将牵头联合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建设我国首个全国性排尿健康大数据平台。国际上,美国“LURN”项目(下尿路功能障碍研究协作网络)已运行10余年,开发了国际通用症状评估工具。

“我们团队已获LURN项目正式合作授权,未来将引入国际通用评估标准,结合中国人群特点改进。”黄海表示,后续将扩展到更多城市和医院,形成多中心协作网络,助力医生了解中国人群排尿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科学治疗方案,推动新诊疗指南出台。该项目不仅能提升国内诊疗水平,还将让中国研究成果走向国际,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神经调控联盟授牌现场。

  ?

会议期间,“一带一路”骶神经调控国际教学基地、中国神经调控联盟、广州空港区域前列腺疾病早期筛查中心揭牌。其中,广州空港区域前列腺疾病早期筛查中心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计划通过便携式超声、居家尿流率检测设备等数字化工具,将筛查服务延伸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先在花都区推广,再逐步覆盖广州市、广东省内基层医疗机构。”黄海介绍,该举措与2025年年初启动的“尿失禁防治‘荧光行动’”联动。该项目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实时共享,基层医生可依系统建议预约上级医院专家会诊,构建“筛查-转诊-康复”闭环管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两把钥匙重启植物细胞“命运逆转”齿轮 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现身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新型材料工艺刻蚀高性能微芯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