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7 18:05:43
选择字号:
第八届计算机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9月13日,第八届计算机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CISAI 2025)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主讲报告、口头报告、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智能计算、机器学习、人机交互、数据挖掘等方向的最新理论进展与创新应用实践。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

记者获悉,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围绕计算机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及其交叉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开展了深入交流。会议共收到投稿近200篇,经程序委员会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奖、优秀口头报告奖及优秀海报奖,并在会上颁发证书。

主旨报告环节,南开大学教授詹志辉、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吴晓、武汉大学教授罗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余新国,以及加拿大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亮分别就人工智能中的数据驱动进化计算、人本交互检测、深度模型融合、人工智能与工作范式变革、机器感知与稳定性识别等前沿议题分享精彩见解。

余新国作报告。

  ?

会议还设置了18场高质量的口头报告,涵盖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分析、智能系统、机器学习在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等一系列热点研究方向。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机构的青年学者先后汇报研究成果,同时还有10余位论文作者进行了海报展示,展现出良好的科研活力与创新潜力。

本次会议由湖北省智能科教研究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武汉科技大学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支持,并得到AiScholar艾思科蓝提供的全流程技术和服务保障。主办方表示,CISAI 2025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的学者、工程师及研究生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跨单位、跨学科学术合作与研究创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两把钥匙重启植物细胞“命运逆转”齿轮 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现身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新型材料工艺刻蚀高性能微芯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