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6 12:13:47
选择字号:
中西医结合探索冠心病治疗新路径

 

近日,由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立项的中医中药(心脑通方)治疗冠心病有效性研究项目于北京正式启动。据悉,该研究项目旨在系统评估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整体调节作用和临床价值,探索减少支架植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病管理新路径。

项目启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45亿,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脑卒中患者1300万,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国民首要健康威胁之一。

作为该课题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倪新海指出,冠心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往往前期需要承担支架植入、靶向药物、手术治疗等高额医疗费用。尽管有医保政策覆盖,但术后长期用药、定期复查以及部分自费项目仍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医保基金构成沉重负担。他强调,即便经过诊疗进入康复阶段,患者依然属于高危人群,再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他希望借助中医药的力量,积极探索减轻患者疾病与经济双重负担的新途径。

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会长刘广义指出,中医药学在诊治病因不明、病机复杂的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及心身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优势。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汪文来认为,研究不能仅关注局部血管问题,更应重视全身机能状态。

河北雄安新区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会长吴玉普补充,在慢性病管理、生活质量改善和复发预防方面,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系统调控的独特优势。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周志杰介绍,该研究项目将采用案例分析结合现代医学评价体系,对入组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的中药干预,不仅记录心绞痛发作频率、胸闷、气短等主观症状变化,还将通过冠脉造影、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客观指标进行评估,从而科学呈现“心脑通”方案的临床疗效。

此外,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裘玉明还进一步介绍了课题的实施细节。

据悉,项目组将尽快完善研究方案、细化评估指标,推动课题进入实施阶段,力争早日产出具有说服力的科研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新型材料工艺刻蚀高性能微芯片
美资助前景不明之际,多国争相招揽博士生 研究揭示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作用密码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