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5 17:03:40
选择字号:
无需催化,蛋白质骨架修饰迎来新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孙晓龙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半胱氨酸选择性偶联的蛋白修饰策略,无需催化剂即可在温和条件下高效修饰蛋白骨架,实现蛋白质结构功能调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蛋白质骨架是蛋白质正确折叠与功能发挥的核心。化学修饰作为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以及开发治疗性生物偶联物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蛋白质的侧链或末端修饰,尽管骨架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中占据核心地位,但其在生理条件下的选择性化学修饰仍面临巨大挑战。自然界常通过翻译后修饰在骨架中引入环结构,以增强蛋白稳定性或赋予其荧光、酶催化活性等功能。但是,通过人为的化学手段在骨架中引入环结构仍然非常困难,一方面是由于主链酰胺键在生理条件下化学惰性强,难以活化,另一方面酰胺结构的高度相似性也使得在特定位点实现选择性修饰极具挑战。

共轭受体对蛋白质骨架的两步修饰策略;骨架环结构的引入调控蛋白折叠。西安交通大学供图

  ?

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茚二酮烯共轭受体的两步反应的策略:首先,小分子共轭受体通过与硫醇的迈克尔“加成-消除”反应,实现与半胱氨酸残基的快速特异性结合;随后,中间产物进一步发生分子内环化,与相邻酰胺键形成五元杂环结构。该反应在水体系中进行,无需催化剂或加热,并伴随荧光开启,具有优异的化学选择性和位点特异性。

研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该修饰会引起主链局部构象扭转、氢键断裂和侧链取向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折叠行为。初步实验表明,该修饰会改变蛋白质的热稳定性和酶活性。此外,该修饰过程伴随明显的荧光开启信号,使得反应能够实时、原位监测,为后续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便利。

这一方法不仅为蛋白质主链的特异性化学修饰开辟了新途径,也在蛋白质功能研究、荧光标记及新型生物偶联物开发方面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该技术已在半胱氨酸类似物、多肽和完整蛋白质体系中得到验证,显示出良好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有望推动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进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org/doi/10.1021/jacs.5c0883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新型材料工艺刻蚀高性能微芯片 美资助前景不明之际,多国争相招揽博士生
研究揭示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作用密码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研制成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