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我要为中国报效,我要为人类谋福利。”9月10日,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母校中国矿业大学举行的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深情寄语青年教师。
陈清泉寄语青年教师。刘千晗摄
?
陈清泉回忆了老师们的教导,他表示,是党的教育和母校培养,让他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攻克一个个科研难关。“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使命,就要把自然界的规律找出来、造福全人类。做一个科学家是没有退休年龄,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我要为中国报效,我要为人类谋福利。”
陈清泉表示,科技创新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青年是人生中短暂而黄金的时代,广大教师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他回忆自己1957年从北京矿业学院毕业留校任教,从事电气专业的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技术改造、革新等科研项目。上世纪60年代,煤炭部派往欧洲的考察团带回来一台矿山自动提升机,需要研发低频发电机进行驱动,“那时我还是助教,懂外文,煤炭工业部的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鼓励我向工人学习、搞科学研究。”陈清泉凭借着简单的资料,勇闯无人区,半年时间就设计研发出我国自己的低频发电机,为中国煤炭工业的自动化做了最初的尝试。
“母校老师们的春风化雨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至今历历在目,昨天我还通过微信向101岁的老师送上节日祝福。”陈清泉鼓励广大青年教师要像过去老教师们一样,发扬教书育人精神,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化和人文基础、具有敏锐观察力、深入的分析能力、勇于进入无人区的质疑精神、勇于发表创新观点”的创新性人才。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新入职教师路欣雨表示,在陈院士饱含岁月积淀的讲述中,矿大百年校史仿佛在眼前徐徐展开,“崇德尚学”的精神内核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他表示,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为青年教师指导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新矿大人,将传承这份理念,为教育发展、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努力奋斗。
陈清泉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长期深耕电动汽车与智能能源开发前沿领域。他提出电动汽车研究核心理论,开创性融合汽车技术、电机工程、电力电子及现代控制理论,为现代电动汽车学筑牢根基,其学术成果深刻影响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
据悉,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于2024年5月首创“陈清泉班”。近日,陈清泉回到母校,以一名校友和老师的身份,与2023级、2024级“陈清泉班”同学亲切交谈。同学们坦率地提出他们遇到的问题,陈清泉精准深刻地为同学们解惑,激励大家发挥潜力,有目标、有勇气、有方法、有条件,勇攀科技高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