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力寄语复旦新生:怀无用之心、干有用之事、做好用之人、成大用之才 |
|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选择中度过的。对于成长而言,选择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需要不断锤炼的能力,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进步。”
9月4日,在复旦大学2025级开学典礼上,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发表讲话《学会选择 自主发展》,从三个方面寄语全体新生。
金力。图片由复旦大学提供
?
首先,学会选择,要不断建构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大学阶段,能够奠定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基本格局,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建构和更新知识结构的本领。”金力指出,知识结构是人们应对复杂变化世界的基石,需要因时而进、因事而新。学习的本质,是在不断选择和试错的过程中,建立起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大认知边界。
大学学习,挑战无处不在,选择也无处不在,挑战和选择往往共生,有时来得猝不及防。金力勉励新生们,在这个“练习场”上多选择一些挑战,允许多一些试错。他希望新生可以通过不懈探索,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拓展融合跨学科的知识、思维和方法,造就属于自己的学养和专长,练就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方法。
其次,学会选择,要打破路径依赖、找到自己的热爱。
一个人对于大学生活的想象,如果停留在从一个好专业到一份好工作,这样的选择其实放弃了选择的权利,接受了“被定义的人生”。来复旦求学,目标不是为第一份工作做好准备,而要为“不被定义的人生”做好准备。
金力分享了他刚到斯坦福大学求学时的经历,校园里对新来者有一句善意的告诫:You may be somebody somewhere else, but you are nobody here(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从0开始”)。金力指出,在高水平的学术殿堂,选择“从0开始”,并不是要盲目否定自己或刻意保持低调,而是让自己拥有开放的视野心胸和“一张白纸好作画”的奋斗憧憬。真想做到“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先要选择打破成长惯性和路径依赖。
“对于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学问,还有喜欢的人,年轻人都要勇敢尝试,既勇于试错,也敢于坚守。”他期待有更多同学通过在复旦求学,找到生命中的热爱,把人生看作动态迭代的设计过程,学会不断创新自己的学习和校园生活。
最后,学会选择,要作出更有智慧的选择并坚守到底。
学会选择,就要懂得取舍,经得起眼前诱惑;就要懂得坚持,舍得全心投入、长期主义。金力表示,好的选择体现人生智慧,而复旦人的智慧,既体现在“卓越而有趣”的精神特质上,也体现在“自由而无用”的定力上。“今年暑假,裘新书记和我走访地方,很多用人单位说复旦的毕业生‘好用’。裘新老师有感而发,总结了复旦‘人才培养之用’的四层涵义。”
一是“无用”,无功利之用。复旦人讲的“自由”是心性和心智上的自由,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智力的提升、思想的丰富;复旦人推崇的“无用”,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不为短期功利所困,沉得下心、厚积薄发。
二是“有用”,有经世之用。复旦的学生要适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适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是“好用”,擅务实之用。复旦毕业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高、态度好、能力强、能出活。
四是“大用”,堪复兴大用。复旦人要努力成为小我融入大我、能够改变中国面貌和世界面貌的大才。
“以上这四个‘用’不能割裂看,也不是递进关系,而是从不同维度体现出复旦的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和模式,也体现出我们对全体复旦同学的成长希望。”金力期待,“大家怀无用之心、干有用之事、做好用之人、成大用之才,学会选择、自主发展,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