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项发表在《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期刊的最新研究发现,摄入动物源性蛋白质食物与死亡风险升高无关,甚至可能降低因癌症死亡的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了近16000名19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数据,考察了人们日常摄入动植物蛋白的量,以及这些摄入模式是否与心脏病、癌症等存在关联。他们发现动物蛋白摄入量较高与死亡风险增加无关。数据表明,摄入更多动物蛋白的人群中,癌症相关死亡率出现小幅下降。
一项大规模人群研究表明,动物蛋白与早逝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患癌风险。图源:Shutterstock
?
该研究负责人、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Stuart Phillips解释:“关于蛋白质存在大量困惑:应该摄入多少、选择何种类型、对长期健康有何影响。这项研究提供了清晰结论,对希望基于证据做出饮食决策的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结果可靠,研究团队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方法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模型等先进统计方法,估算长期膳食摄入量并减少测量误差。
Phillips表示:“我们的分析必须采用最严谨的金标准方法来评估日常摄入量和死亡风险。这些方法能校正每日蛋白质摄入的波动,更准确反映长期饮食习惯。”
研究人员发现,总蛋白质、动物蛋白或植物蛋白摄入量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死亡风险均无关联。当同时分析动植物蛋白时,结果保持一致:植物蛋白对癌症死亡率影响微乎其微,而动物蛋白可能具有轻微保护作用。
此类观察性研究虽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但对识别大规模人群中的模式与关联具有重要价值。结合数十年临床试验证据,该研究支持将动物蛋白纳入健康膳食模式。
“综合此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可知,动植物蛋白食物均能促进健康长寿。”论文主要作者Nutritional Strategies补充道。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39/apnm-2023-059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