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虹旭,马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8/16 10:09:41
选择字号:
“潜入”鱼群,科研团队研发超可爱的新型柔性机器人

 

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迅猛,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宽。机器人能不能上天下海,去解锁更多领域呢?我国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新型柔性机器人可在数千米的深海与鱼儿为伴,游弋自如。

海洋的鱼群中,一条仿生机器鱼悄悄潜入,它动作轻盈,身体摆动自如,鱼儿们也放下了戒备,与它共舞。这就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队历时3年,研制的新型柔性机器人。这条“鱼”身长约32cm,重量仅670g,它已经多次“打卡”4000米深海。

机器人要想解锁深海,首先要破解材料的物理极限。4000米深海的压强,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均匀承受着数百吨的重量,堪比几十辆卡车压在身上。普通的刚性驱动结构在深海极端环境下,将面临变形、溃裂等风险。哈工程团队研制的这款深海机器人,驱动单元采用的是液态材料与柔性结构,以此来平衡深海的压力。

  ?

液体材料如何驱动机器人?科研团队的巧思,是将常见的物理现象拓展到新的应用场景。由于传统的电机驱动在深海高压、低温环境下作业风险和成本比较高,科研团队在装有液体的塑料袋两侧安装柔性电极,通过交替通电,从而实现用塑料的收缩形变来进行驱动。

  ?

目前该团队已经完成万米海深水压的实验测试,后续将进行全海深实地试验。北京时间8月14日,国际权威期刊《科学·机器人》刊发了哈工程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

(总台央视记者潘虹旭 马力)

(原题:机器鱼“潜入”鱼群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超可爱的新型柔性机器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巨型爱因斯坦环揭示宇宙最大黑洞之一 科学家“瞥见”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