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3 9:26:27
选择字号:
西农与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和阿尤波农业研究院将共建联合实验室与科技园区

 

8月7日-11 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丝绸之路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立新教授等组成的代表团在学术访问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UAF)和阿尤波农业研究院(AARI)期间,双方达成共建联合研究实验室和“中巴生物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园”共识,以深化中巴在农业及生物健康领域的双边合作。

 

                                                      签署共建协议。

                                 参观在巴基斯坦联合建设的向日葵示范区。

张立新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与巴基斯坦合作伙伴分享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应对共同面临的粮食安全挑战,改善农民生活。”

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农业技术研究所首席官员拉奥·扎希德·阿巴斯教授指出:“我们很荣幸能与中国同行合作建立示范园和联合实验室,这里将成为创新和应用研究的枢纽。这些努力将直接助力巴基斯坦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萨达姆·侯赛因博士说,“这一举措标志着两个大学的学术和研究合作开启了新篇章,尤其是在可持续农业和生物健康领域。”

据张立新介绍,双方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合尔西南的萨希瓦尔地区,共建的中巴生物健康农业海外科技示范园内,探索实践的生物健康芝麻订单示范农场建设,就是国机集团(CMEC)携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巴基斯坦阿尤波农业研究院共同推进的成果。

                       中巴生物健康芝麻订单示范农场。图片均由张立新提供

该示范农场依托双方联建的油料种子联合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中国优质芝麻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引入当地,通过联合开展试验示范,确定了适合巴基斯坦种植的芝麻品种与最优生产技术参数,还主导制定并发布了巴基斯坦生物健康芝麻生产技术标准。此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留学生 Ammar 博士、巴基斯坦总理千人培训项目结业学员 Saad 博士等经培训后,已成为公司核心技术力量,共同参与标准化智慧农场的示范推广工作。在产业链环节,芝麻农产品先在 CMEC 专门建造的加工厂完成初加工,再由联建实验室进行抽样质量检测,合格产品将出口至中国进行深加工,最终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工业等领域。目前,该项目已建成 12 个标准化生物健康芝麻示范农场,总面积约3000余亩,采用订单农业模式,签约农户超过 120 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巨型爱因斯坦环揭示宇宙最大黑洞之一
科学家“瞥见”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 科学网2025年7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