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9 9:06:19
选择字号:
过去十年,全球中医药研究产出增长近三倍

 

8月7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间在全球范围内以英文发表的中医药研究产出是此前的近三倍,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0.6%,是全球科研增长率的两倍多,同时,14.2%的中医药论文跻身“全球前10%高被引论文”。报告认为,这些指标体现出中医药这一古老医学实践在现代科学中的演进与蓬勃发展。

报告封面。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

  ?

记者了解到,报告中所指的“中医药研究”不仅包括临床实践,也涵盖中医药领域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医学研究,以及草药复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中医药研究经历了显著转型,其特点是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日益融合。高产出研究主题的分析表明,中医药研究发生了范式转变——传统实践日益与现代药理学和跨学科方法相融合,例如,近年来“微小RNA(miRNA)”“细胞增殖”“基因表达谱分析”等主题在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报告还发现,中医药研究的知识外溢效应显现,跨领域影响持续扩大。剔除领域自我引用后,引用中医药成果的论文中,除46.8%来自医学领域外,还有32.5%来自生物化学、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同时,药理学、毒理学与药剂学、化学、农业与生物科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领域也与中医药成果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引用。大多数学科的施引文献其归一化引文影响力(FWCI)高于被引的中医药原文献,特别是工程与材料科学领域的施引文献FWCI 最高,这说明中医药研究不仅被多学科借鉴,还在推动这些领域的知识进步。

不过,报告也指出,当前,中医药本身尚未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主流融合,缺乏一个透明、循证的国际化标准框架。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方法包括建立标准化报告框架、循证临床路径以及创新研究方法。为提升中医药研究的科学影响力,报告建议,通过专家共识制定国际认可的临床指南、提升临床试验报告质量、加强跨学科与跨区域合作,从而推动创新与系统性成果的实现。

爱思唯尔解决方案亚太区副总裁刘煜琳表示,报告清晰展现了中医药研究在全球医疗体系多元化发展中的日益重要作用,也为传统医学知识与现代科学验证之间搭建起一座至关重要的桥梁。

针对未来中医药研究的发展方向,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吕爱平认为,一方面需要有更多高水平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确保中医药疗法和中医药质量的一致性,使中医药及其疗法能够成为临床指南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与生命科学、数据科学结合,促进中医药研究向精准医学研究方向发展。

该报告运用了爱思唯尔的引文数据Scopus和文献计量分析工具SciVal,由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科研专家提供数据和案例支持共同完成。

报告相关信息:https://cm-evaluation.scm.hkbu.edu.hk/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