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梦然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8/5 14:01:40
选择字号:
免疫系统在虚拟现实中进入“防御状态”

 

最新一期《自然·神经科学》发表的研究认为,大脑能检测到潜在感染源是否进入周围环境,调整为“防御状态”并提前准备身体的免疫防御。这一过程甚至可能在物理接触发生之前、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就已经开始。这些发现表明,大脑和身体能主动协作以应对感染。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然·神经科学》

来自捕食者的威胁会触发“战”或“逃”反应,但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往往是悄无声息地带来另一种不同的风险。与病原体接触会引发身体的免疫响应,包括快速的先天免疫细胞反应和较慢的适应性免疫反应。然而,科学家还不清楚在感染发生之前,大脑和免疫系统是如何协作。

瑞士肿瘤血液学转化研究中心、拉维尼研究所与洛桑大学研究团队,此次在虚拟现实环境下设计了一个实验:让248名健康年轻人面对虚拟的人类面孔,其中一些有可见的感染迹象,如皮疹或咳嗽,另一些则表现为中性或恐惧的表情。当看似患病的虚拟形象进入参与者近体空间(即身体周围的近距离空间)时,参与者对触摸的反应更强烈,这表明大脑近体空间系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用脑电图(EEG)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脑活动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感染性形象接近时,参与整合感官信息和空间觉知的脑区活动发生改变,这种反应在面对中性或恐惧的面孔时未出现。从参与者血液中采集的样本显示,接触虚拟感染形象与先天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活性相关指标升高有关,相比对照组,这更接近对真实感染如流感疫苗等的反应。

研究人员认为,大脑面对潜在的感染时,可以协调早期生理反应,提前准备好免疫系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一道“超级闪电”刷新最长闪电纪录
量子电池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科学》(2025073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