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一桥横跨珠江口的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完成东主塔T32钢壳节段吊装,东、西主塔建设高度均过半,达171.1米,为明年上半年桥塔封顶、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狮子洋大桥施工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
狮子洋大桥共有东、西两个主塔,塔高34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单个主塔由62个钢壳节段和6道钢横梁构成。其中,西主塔由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
T32钢壳节段高6米,重约148吨,采用国产超大型塔吊进行整体吊装。塔吊搭载云端智能控制技术与主动防碰撞系统,可智能规避519种潜在碰撞风险,并配合自主创新的北斗高精度实时融合监测技术,实现吊装全过程的实时监测、智能偏差分析、最优路径规划,确保全海上作业条件下,桥塔的线形稳定和安全质量达标。
相较于每一个节段的高精度对接,塔身内部的混凝土质量同样重要。由于大桥桥塔需要承载全桥约20万吨的压力,项目在钢壳内部浇筑C80高强混凝土,这也是在内地首次将该强度混凝土应用于桥塔结构。
超高桥塔、高强度混凝土的特点,让混凝土难以用传统方式泵送至塔上。狮子洋通道技术团队创新使用塔吊机搭载智能封舱料斗系统,为混凝土装上“垂直电梯”,直接将其精准吊送至“云端”的指定位置进行浇筑。同时,配合业内首套骨料预冷系统和智能温控系统,巧妙结合水冷与风冷技术,可将骨料温度降低至约5℃,混凝土出机温度降至约20℃,有效减少高温高湿高盐环境下,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的内外温差,高质量完成单节段约400立方米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进一步提升主塔整体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在BIM技术和装备、工艺创新的加持下,建设者应用三维施工监测、智能建造等成套超高桥塔建设关键技术,逐步实现施工管理的工业化、信息化、可视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