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5 17:23:07
选择字号:
核仁内部全新时空分布模型解答RNA高效加工之谜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团队,系统解析了构成核糖体大小亚基的核糖体RNA前体(pre-rRNA)在核仁中的动态成熟过程,发现核糖体小亚基pre-rRNA的加工效率直接调控核仁内层结构的稳定性,提出核仁内部全新的时空分布模型,并揭示了该模型在核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同关系。相关研究7月23日发表于《自然》。

在真核细胞中,核仁是生成核糖体RNA(rRNA)的核心“工厂”,其空间结构复杂且高度动态。已有研究表明,核仁内部精细划分为多个功能区,从内向外依次为纤维中心(FC)、致密纤维组分(DFC)、致密纤维组分外侧区域(PDFC)和颗粒组分(GC)。这些区室各司其职,协同完成pre-rRNA的转录、加工修饰及核糖体亚基的组装等关键步骤,最终产生近乎成熟的核糖体大、小亚基,服务于细胞生命活动。

研究团队利用超分辨显微镜和“追踪打卡”的研究方式,首次绘制了核糖体RNA在核仁中的精密时空分布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核糖体小亚基和大亚基的前体RNA在核仁中以两条不同的路径分布。核仁像流水线一样,将二者分流,分别安排在内层的FC-PDFC区域和外层的PDFC-GC区域完成加工。

核仁生成rRNA示意图。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

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发现,小亚基的pre-rRNA加工迟滞,会触发核仁的质量控制系统,降低rRNA向外扩散的速率,进而引发核仁结构重组,导致内层区域膨胀乃至破裂。核仁内层区域的结构也决定了rRNA的加工效率。在斑马鱼等低等生物中,内层区域较为简单;而在人类等高等动物中,核仁内层区域演化出了FC-DFC双层结构。这种结构升级,有效提升了核糖体RNA的加工效率,可能正是为了满足复杂生长需求而不断“分工优化”的结果。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412-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