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9 22:27:31
选择字号:
“AI赋能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研讨会”在沪举办

 

7月16日,由复旦大学与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等机构共同主办的“AI赋能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研讨会”在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召开。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AI)在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科学治理的创新应用,来自全球40余个科研、教学和管理机构的近70位专家学者参会(线上结合线下),共同探讨AI赋能国际城市气候与环境治理的前沿议题和技术实施路径。

线下与会人员合影。图片由复旦大学提供

  ?

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主持,复旦大学副校长姜玉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处处长赵泉、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WMO/GAW)”负责人保罗·拉吉、“空气质量监测、预测与分析(MAP-AQ)”国际科学计划联合主席盖伊·布拉瑟尔出席并致辞,强调运用AI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城市韧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作用,并期盼通过讨论形成国际先导城市AI科学治理实践的一套可行的方案。

研讨会上,复旦大学IRDR国际卓越中心执行主任汤绪代表项目实施团队介绍了“AI驱动气候与空气质量治理(AI4UIAQCE)”倡议框架的背景、目标与实施路径。该倡议于2025年4月在WMO/GAW城市服务战略会议上首次提出,获得了包括WMO/GAW在内的国际组织、国际计划的广泛认可以及多个国际城市的大力支持。此次实施研讨会旨在整合多方AI研究成果及各方优势,推动形成一套可推广、可供其他国际城市借鉴的智能化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围绕AI技术发展的最新突破,会议展示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机构在天气与气候、环境科学与工程、遥感信息增强、生态环境优化、公众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系统整体架构的科学设计与实施。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及复旦大学的专家介绍了排放大模型Emission-GPT,“天宫”大模型Tian-Gong GPT,“星球智能”大模型Planet Intelligence@Climate等大型语言模型的进展与前沿应用。

此外,来自上海、香港、德国康斯坦茨、巴西圣保罗、奥地利维也纳与印尼雅加达这6个试点城市的代表依次介绍了各城市在该领域AI应用实践以及先导示范实施的技术路径。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AI4UIAQCE国际先导示范项目计划的实施是推动AI赋能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同意并支持该国际先导项目计划的实施。会议强调,应聚焦“3A”,即“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AI for Early Warning(早期预警智能)”“AI for SDG/ESG(可持续发展智能)”,开展“科研-应用-定制-治理”全链条的综合技术开发与综合应用,共同推动AI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与协同治理的深度融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引入微穹顶,他们让“凝固的烟”弹起来 一个恒星系统诞生过程首次被“拍”到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