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启动 |
|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
为切实提升全省青年人才引育质效,充分发挥“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山东博新计划”)在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就组织开展2025年度“山东博新计划”申报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山东博新计划”项目,是依托国家和省重点科研创新平台、特色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重点科研转化项目设立博士后创新岗位,择优遴选新入站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一次性科研和生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实施紧扣全省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等工作部署,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倾斜。
二、申请条件
(一)山东博新计划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
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身心健康,入站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
-
入站后在博士后设站单位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设站单位。
-
最新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体系(“泰晤士高等教育THE”“QS”“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在前200名高校或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见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毕业,或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子刊(仅限一区)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博士导师为两院院士的优秀博士。
-
依托2024年“山东博新岗位”入站的博士后人员,入站时间一般应在2024年10月15日以后;依托2025年“山东博新岗位”入站博士后,入站时间应在2025年10月15日以前。
(二)下列人员不列入申报范围:
已入选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及省博新计划的;已入选国家及省博士后国(境)外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的;正在执行公派出国留学或其他国(境)外访学项目的;本单位在职人员进入本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以“在职人员”等身份兼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报名参加2025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人才招引赛的博士后按原渠道参与遴选,不在本通知部署的申报范围。
三、推荐计划
以2024年、2025年“山东博新计划”岗位设置情况为基础,由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组织推荐,推荐数量不超过2025年“山东博新计划”设岗数量。获得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海外赛铜奖、优胜奖人员,不占设岗单位的推荐名额。
四、申报及遴选程序
(一)个人申请和单位推荐。符合申请条件者,可于7月20日后登陆山东省青年人才和博士后综合服务管理平台(https://sdbsh.rcsd.cn/login)进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系统”填报申报的有关信息。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以上统称推荐单位)按照规定条件对本区域、本单位申报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核,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上传推荐结果,推荐单位的推荐截止时间为11月15日。
(二)资格审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形式和要件审查,申报人员不符合条件或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取消申报资格。
(三)评审论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同行专家会议,评审确定拟资助人选名单。
(四)公示公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照有关规定,对拟资助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公布资助人选名单,并拨付资助经费。
五、资助标准
根据《山东省博士后科学基金实施细则》(鲁人社字〔2025〕66号)规定,自然科学领域分A、B两类资助,A类给予一次性科研经费资助16万元、B类给予一次性科研经费资助10万元;社会科学领域给予一次性科研经费资助8万元。同时,分别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20万元。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陈祥 政策咨询电话:0531—51788132,51788130; 技术支持电话:0531—82893217,82893219。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7月17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