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2 20:29:52
选择字号:
第十一届“城市灾害与风险管理”小学生科普活动在沪举行

 

日前,第十一届“城市灾害与风险管理”小学生科普活动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吸引了小朋友及家长近120人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主办,以“水的奇妙旅程:智慧与防灾同行”为主题,旨在通过专家讲座、科学游戏、创意绘画作品交流,以及实验室和博物馆参观等多样化形式,向小学生普及水资源灾害与智慧防控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安全意识和人文素养。

开幕式由本次活动组委会主席、同济大学教授彭铭主持,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荣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理事长张冬梅出席并致辞。

随后的专家讲座环节,澳门大学助理教授高亮结合生动有趣的动画短片和直观易懂的图文资料,讲解了雷暴、降雨和洪水的形成过程,系统介绍了锋面雨、对流雨等不同类型的降水,以及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危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李星月以近年来广东韶关、福建上杭等地发生的群发滑坡真实案例为切入点,介绍了极端降雨背景下滑坡群发的致灾效应、形成机制、早期识别方法及常见防治措施等内容。

讲座现场。

  ?

科学游戏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周洁组织,活动设置了4个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小游戏。

在“最佳海岸卫士”游戏中,小朋友们利用PIV演示水槽,通过组合设计红树林和防波堤模型,直观学习抵御风暴潮的科学方法;在“海绵城市防内涝”中,他们借助海绵实验,理解暴雨时海绵城市如何有效蓄排水、防止内涝;在“谁的隧道基坑最安全”中,小朋友们则利用透明土观察基坑开挖过程,体验基坑突涌的潜在风险;在“边坡卫士就是我”中,他们又用格栅和小绳子加固模拟土坡,直观见证加筋土边坡在强降雨下的稳固效果。

同学正在参与体验趣味小游戏。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

在实验室参观环节,小朋友们分批次前往振动台、风洞和离心机三大实验室,近距离了解地震、台风和超重力环境模拟平台的运作原理及科研价值,对科学技术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他们也参观了同济大学博物馆。

本次活动中还安排了创意绘画环节,小朋友们围绕“水的奇妙旅程:智慧与防灾同行”主题进行创作,并在作品展示与交流环节表达了自己对水资源灾害及其防控治理的理解。

活动最后,根据小朋友们在科普汇报、科学游戏表现及专家们对绘画作品的点评,评选出了“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和“小小艺术家”三个奖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