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1 22:32:12
选择字号:
临床专家开发专注于心电图波形解析的AI系统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毅、副主任医师赵逸凡团队,开发并验证了一套特殊算法,可通过标准12导联心电图波形高精度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犯罪”血管。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数字健康与人工智能》。

众所周知,越早发现心梗症状、越早精准定位发生堵塞的“犯罪”血管、越早开展医学干预,患者预后就越理想。然而,受冠状动脉解剖变异、侧支循环变异以及医生临床经验的差异等影响,基于心电图波形定位梗阻血管的准确性存在偏差。人工智能(AI)解析心电图波形系统有望显著缩短急诊决策时间,优化治疗流程,改善患者预后。

研究团队收集了2957份原始心电图数据,选择冠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从中优选出698份“犯罪”血管明确的STEMI心电图作为训练和测试AI的“高质量教材”与“全真试卷”。其中,来自两家三甲医院的543份心电图按照4:1的比例分为内部训练集和内部测试集,来自另一家三甲医院的155份心电图构成外部验证集。经过认真“学习”与大量“刷题”,研究团队开发的AI模型在心电图波形解析上表现优异。

研究图示。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

张毅介绍,在未来临床实践中,该AI系统可集成于院前急救设备或可穿戴心电监测仪,为高危患者提供早期预警和病变血管的初步定位;可在患者转运过程中预先识别“犯罪”血管,有助于医院导管室更精准地准备器械和制定手术策略,缩短患者从入院到冠脉复通的时间;提升冠脉左回旋支(LCX)阻塞识别率,弥补当前临床实践中LCX识别困难的短板,减少遗漏和误判;在资源有限或心内科医生经验相对不足的基层医院或偏远地区,该系统可作为强大的辅助诊断工具,提升STEMI整体救治水平。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136/bmjdhai-2025-00001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