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3 21:21:33
选择字号:
北交大举办第十四届创意文化节

 

5月22日,主题为“绘时代,创未来”的北京交通大学第十四届创意文化节开幕式在该校建艺学院开幕。

开幕式。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摄影展。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本届创意文化节以“绘时代、创未来”为主题,共设计了五个展区,分别是“铭赤心·烽火淬炼”“汲古韵·文化交响”“铸路魂·铁路情长”“心晴朗·万象共生”“绘蓝图·新程启航”。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李国岫表示,活动充分展示了建艺学院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在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唤起学生对文明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起到“德育、启智、健体、树人”的目的。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全体师生践行“知行”校训,不断推进文化实践;二是希望建艺学院继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彰显交通特色;三是希望建艺学院主动作为,在大思政背景下,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建艺学院党委书记秦思阳指出了创意文化节的三个创新点:

一是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思政教育。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建艺学子手绘抗战中的著名战役,致敬那段用生命铸就民族脊梁的峥嵘岁月。

二是打破“被动观展”,建立“身体参与式认知”。在创意集市上可以体验蓝晒、漆扇、活字印刷等非遗制作项目,夸夸镜、扭扭墙、编织网,开展艺术疗愈,为师生创意解压;廉洁知识打卡、反诈知识互动体验,寓教于乐,通过感官与思维的深度介入起到更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三是运用数字技术,增强体验感。雄安新校区沉浸式VR体验展区,用场景化的叙事唤醒未来憧憬,重构参与者对设计、文化、技术关系的认识,激发对未来校园的共情与共创。搭建“数字游牧工坊”,通过投影映射、手势交互,跨越虚拟与现实的创作界限。

建筑系副教授陈泳全表示,建造既是物质实体凝聚连接的过程,也是文化、精神、智慧转化的过程,是一种多维度、多系统、多感知的人-物交互过程。通过建造学生们可以感知力的传递、体会现实误差与预期理想的差异,体会面对遗憾、错误依然要用智慧去顺应化解的专业态度。

数字媒体艺术2201班叶书华分享了自己学习大量前沿技术手段,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到三维建模、交互设计,再到AI生成内容的体验,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综合创作》课程的学习和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展览,思考当今艺术从业者如何将技术化为情感表达的媒介的使命和责任。

开幕式上同时启动了建艺学院“美韵铸魂思政领航”行动计划。2025年,学院将不断探索“美育+思政”工作新路径,以“美+文化”开启“美承华章·文化传承计划”,以“美+网络”开启“美e启智·网络引领计划”,以“美+心理”开启“美润心桥·心灵滋养计划”,以“美+实践”开启“美践力行·知行融合计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