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19 19:57:06
选择字号:
阵发性房颤治疗有了新选择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研究证实,房颤可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房颤将给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

我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75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5.4%和4.9%。《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估计,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由于约1/3的患者不知晓患有房颤而漏诊部分阵发性房颤,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该高于上述估算数字。

当前,针对房颤患者的治疗以节律控制为优,大量比较节律控制策略的研究证明,导管消融在控制节律、改善心功能及预防脑卒中等多方面具有优势。

近几年,除了主流的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以脉冲电场消融(PFA)为代表的新型消融能量为房颤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即利用短时程高电压产生的多个脉冲波同时进行能量释放,可在细胞膜上产生不可逆的微小孔道,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坏死。PFA 具有高度的组织选择性、非热能消融、快速能量释放、损伤可控等特性,可在高效快速损伤心肌的同时降低肺静脉狭窄及周围组织的损伤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强生医疗科技旗下VARIPULSE一次性使用磁定位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正式进入中国,并已在全国超过100家医院顺利完成了首批脉冲电场消融手术。据悉,该产品与TRUPULSE Generator心脏脉冲电场消融系统以及经典的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相结合,可为药物难治性、复发性、症状性的阵发性房颤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此前,VARIPULSE脉冲电场消融导管曾在欧洲开展了一项名为inspIRE的前瞻性、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该试验通过对186名患者的临床研究证实:随访12个月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接受优化PFA治疗方案的患者12个月的临床成功率近80%,且整合CARTO 3的PFA平台X线透视时间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也更短,类似结果在美国注册试验admIRE临床研究中亦得到了证实。

据悉,作为一款能与CARTO系统完全整合的产品,VARIPULSE全程三维可视的优势能够还原左房解剖,追踪消融损伤路径,帮助术者以更安心、高效的方式开展手术。它不仅能与心腔内超声(ICE)产品进行整合,提供实时成像,保障低/零射线手术的顺利开展,还可通过局部阻抗TPI显示电极与组织的贴靠程度,确保有效放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眼火眼合璧,破解星团之谜 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无人机“双尾蝎A”交付
南岳衡山首次拍到“水凤凰”清晰影像 “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奏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