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第二届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论坛暨“以新求变以质赋能”高校网络育人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
论坛现场。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宇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注重协同攻关,破解思政难题,希望三地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密集、人才集聚的优势,通过常态化举办学术论坛、组织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搭建思想交流交锋平台,共同解决难题,推动网络思政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二是要深化数字赋能,促进资源共享,希望三地高校继续打破地域界限,共建共享“京津冀网络思政资源库”,让优质内容通过“云端”走进千万学子心间。三是要夯实队伍根基,赋能专业成长,希望思政中心不断壮大专家队伍,凝聚思政工作力量,持续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和科研培训活动,为培养一支既懂思政、又掌握网络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创造更多条件。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姚念龙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迈入第二个十年,高校作为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主力军,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交大在雄安新区建设新校区,在唐山、黄骅布局科研基地,努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他以“创新、创优、创校”为切入点,介绍了交大在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网络育人新平台和新高地方面的特色经验和做法。今后,交大和思政中心将始终与三地兄弟高校携手同行,以网络育人为抓手,共同为京津冀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论坛期间,举行了第三批“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研联盟咨询委员会专家”“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2025年青年研究员”聘任证书颁发仪式和“高校网络育人优秀成果”颁奖仪式。多所高校分享了网络育人的创新模式与典型做法,涵盖网络育人体系构建、思政引领力提升、专业特色与思政融合等多个维度。
专家主旨报告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谢玉进,中国应急管理学会舆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原总编辑单学刚,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中心主任、天津财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朱彤,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分别围绕 AI 时代思政教育的变革、网络舆情与意识形态、数字思政赋能网络育人等前沿议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对新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