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悉,近年来,该院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AI)与护理技术融合的多元应用场景,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体验。
针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这一难题,该院肿瘤科团队精心构建了“症状评估-AI匹配-VR干预”护理模式。在此模式中,护士、医生与心理师紧密协作,综合考量心理量表评估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借助AI技术,从丰富的VR素材库中精准筛选出契合不同人格类型、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素材,为患者开展个性化的VR干预。目前,AI智能化素材匹配终端尚处于探索与优化阶段。阶段性研究成果表明,经过VR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指标显著下降,负性情绪评分降低,焦虑情绪与心理痛苦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
患者使用场景演示。黄睿供图
?
在泌尿外科领域,医护团队创新推出了“智能失禁全程管理”模式,并自主研发了“数字化膀胱管理系统”。该系统借助数字化平台,全面覆盖院前评估、围术期监测以及出院随访等各个环节。系统运用先进的AI算法,对患者上传的排尿日记、尿流率等关键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进而生成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动态调整患者的饮水计划、盆底训练方案以及疼痛管理策略。相关数据显示,应用该系统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治疗满意度高达94.6%,医护之间的协同效能也得到显著增强。
“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科学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该院泌尿外科四区护士长樊帆介绍,下尿路症状患者通常存在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等多种症状,且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差异较大,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个性化治疗需求。而“数字化膀胱管理系统”设置了排尿日记、液体摄入、漏尿情况等多个数据记录板块,患者可自行上传相关数据。系统利用AI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生成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动态调整饮水计划、盆底训练及疼痛管理策略,真正实现了护理服务的个性化定制。
此外,该院护理团队成功研发了基于AI技术的健康宣教单自动生成系统。以糖尿病患者为例,该系统能够结合患者的血糖波动曲线,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并根据患者的理解程度和治疗进展,实时更新宣教重点内容。试点数据显示,应用该系统后,患者对宣教内容的理解度、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医护人员使用场景演示。黄睿供图
?
针对癌症患者,该院打造了“逸仙症状管理”智能照护平台。主管护师易含笑介绍,依托AI技术,肿瘤科放疗一区构建了患者症状知识图谱,整合电子病历、问卷评估以及可穿戴设备等多源数据,实现症状的分层管理,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干预措施。“临床数据显示,智能护理平台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症状评分放疗毒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在医疗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AI与护理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缓解护理工作压力的关键趋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护理部主任邱逸红表示,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AI与护理技术的融合,加大智能设备的研发力度,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推动护理服务朝着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