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首次将铅转化为金,尽管这种元素嬗变过程极其短暂——仅持续了几分之一秒时间,且耗费了巨额成本,但也意味着17世纪炼金术士的梦想有望实现。相关论文5月7日发表于《物理评论》。
LHC实验无法制造大块金锭,但铅离子束中部分粒子可暂时转化为金核——持续时间约1微秒。图片来源:Zen Rial/Getty
?
古代化学家曾希望通过化学手段将储量丰富的铅转化为珍贵的金。但由于两种元素的质子数的差异,使得这种转化在化学层面无法实现。近日,CERN的研究人员通过让接近光速的铅离子束对撞实现了这一壮举。
CERN是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在这里,耗资数十亿美元的LHC在每次实验中都会让铅离子发生对撞。当两个铅离子“擦身而过”而非“正面碰撞”时,离子周围的强电磁场会产生能量脉冲,导致迎面而来的铅核喷射出3个质子,将铅(82个质子)转变为金(79个质子)。
LHC的ALICE实验从碰撞碎片中筛选出了这些嬗变案例。研究团队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15至2018年间,LHC对撞产生了860亿个金原子核——总质量约29皮克(万亿分之一克)。这些不稳定的高速运动的金原子核平均仅存在约1微秒,就会撞击实验装置或衰变为其他粒子。
CERN的ALICE探测器。图片来源:Maximillien Brice/CERN
?
只要LHC进行铅束对撞就会产生金,但只有ALICE实验的探测器配置能够捕捉到这一过程。ALICE合作组成员、物理学家Uliana Dmitrieva表示,该分析“首次通过实验系统性探测并解析了LHC产金过程的特征信号”。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物理学家Jiangyong Jia指出,CERN另一台名为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的装置曾在2002至2004年间观测到铅转金的现象。但他补充说,最新实验能量更高,产金概率大幅提升,观测结果也更为清晰。
CERN研究人员暂时没有将产金作为副业的计划,但他们表示,更好地理解光子改变原子核的过程有助于提升LHC性能。Jia强调,理解此类过程对控制束流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PhysRevC.111.05490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