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雅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12 15:44:51
选择字号:
为了“发臭”,这种植物进化了700年

 

臭菘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植物,其花朵散发着腐肉般的恶臭,让人避之不及。为什么臭菘和一些植物会产生出令人不适的气味?科学家经过一项对恶臭植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在植物王国中,散发粪便、腐肉等令人类不适气味的花朵其实相当普遍。其中某一植物属的物种在不到700万年的时间里在多次的进化中拥有了制造此类气味的能力。5月8日,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科学》。

臭菘散发出含硫化合物,使其带有腐肉的气味。图片来源:Kirsanov Valeriy Vladimirovich/Shutterstock

  ?

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康奈尔大学伊萨卡分校化学生态学家 Robert Raguso 表示,这项研究凸显了人类对臭味植物的认知仍有诸多空白。“最近我们意识到,臭味花朵的复杂性远超想象,还有大量发现等待我们去探索。”

这项研究始于日本筑波国立科学博物馆生物学家Yudai Okuyama对日本最多样化植物类群之一 —— 细辛属的调查。他和同事希望了解植物吸引不同传粉者的需求如何影响这一多样性。

在调查中,Okuyama 发现一些细辛属植物会散发腐肉的气味,于是决定利用细辛属的多样性,深入研究植物如何产生这些恶臭化合物。研究人员记录了53种细辛属植物花朵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并比较了有臭味与无臭味细辛属植物的基因和酶活性差异。

这一方法锁定了一类名为二硫键合酶的酶,这些酶能够将某些含硫分子转化为导致花朵恶臭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发现,类似酶在另外两个植物属中也独立演化出现。此外,仅需改变三个氨基酸,就能将植物和动物中常见的普通酶转化为二硫键合酶。

其他植物则通过不同途径产生恶臭花朵。例如,传奇的“尸花”——阿诺德大王花和泰坦魔芋,它们分别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两种花朵,均散发腐肉气味——但它们体内均不含二硫键合酶。

Okuyama 希望进一步研究这些及其他恶臭花朵如何产生标志性气味。Raguso 认为,这些成果将推动关于多样恶臭花香的研究。花朵可能在不同时刻释放不同化合物——例如,用一种成分吸引寻找食物或配偶的传粉者,随后改变气味驱赶传粉者,使其将花粉传播到其他花朵。此外,已发现一些花朵能模拟传粉者的多种饮食气味,如昆虫“血液”和发霉奶酪。

Raguso 表示,该发现与长期以来 “恶臭花朵仅模仿粪便、腐肉、真菌或果实” 的简单认知相去甚远。“这曾让我们以为只有四种方式能变臭。但事实上,远不止于此。”他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u898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鲱鱼“迷路”,美味难求 科学网2025年4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实验室制造出首枚“黑洞炸弹” 氧化物-氧化物界面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