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11 23:11:11
选择字号:
水波和浮体国际研讨会首次在沪召开

 

5月11~14日,第40届水波和浮体国际研讨会(IWWWFB)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

本次会议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前沿性研究进展,围绕海洋结构物耐波性、水动力学基础理论、极端波浪生成与演化、新型波浪能与浮式风机等行业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20余家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0余名高层次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智能化、绿色化时代大潮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技术前沿开展学术互动。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IWWWFB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1986年发起,早期旨在促进美国与英国两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发展至今,IWWWFB已成为全球各个重要海洋强国之间就水动力学技术开展深入交流的顶尖舞台。

本次IWWWFB是四十年来首次在上海召开,共包括14场专题讨论,在聚焦海洋结构物耐波性、极端波浪演化、水动力学基础理论等传统领域的同时,特别增设“绿色船舶技术”“低碳能源系统集成”“海上作业安全评估”及“波浪能与浮式风电创新”四大专题板块,内容涵盖行业前沿的诸多重要领域,对未来的船舶水动力学技术发展方向与船海行业的转型升级开展了深入探讨。

大会特别关注波浪能利用与绿色能源开发议题,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Yonghwan Kim、法国船级社研究员Sime Malenica、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Peter Wellens等担任各专题的主席,主持学术交流。多位专家围绕波浪能装置布置优化、能量吸收机制、柔性结构响应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外,大会专设“机器学习在海洋水动力中的应用”专场,展示了人工智能与传统水动力学融合的研究进展,体现了学科交叉的新兴方向。IWWWFB Steering Committee会议亦在会议期间召开,为研讨会未来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方向。

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张新曙表示,绿色与安全是船舶水动力学未来发展的双引擎,通过融合新能源技术、智能算法与低碳设计理念,有望在提升船舶效能的同时,重塑海洋工程的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本次会议为行业专家和科学家们构建了高水平合作交流平台,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推动船海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加深船海领域全球化合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鲱鱼“迷路”,美味难求 科学网2025年4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实验室制造出首枚“黑洞炸弹” 氧化物-氧化物界面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