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成为推动教师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在此背景下,5月9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以及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智教浦江”教育新基建与新样态学术研讨会暨“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
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管委会主任袁雯在致辞中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上海师范大学研发的智元课堂(METACLASS)是对AI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一次有力尝试。她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探索AI时代教师教育的发展,构建新时代相适应的新模式新样态。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斌表示,上海正加快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算力发展能级,智能算力总规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指出,上海市教委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数字技术,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对上海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了诸多探索。
教育部教师司副司长赵鑫表示,近期印发的《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明确提出深入推进AI与教师教育融合,创新AI时代师范生培养模式。他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进一步夯实师范院校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底座,以教师教育大模型重构师范生培养的智能生态,并以AI赋能打造师范院校协同创新的发展共同体。
上海地区智元课堂2.0版本(MetaClass V2.0)发布仪式、“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联盟成立仪式以及中国算力平台(上海)教育专区暨上海教育智算服务平台上线启动仪式同期举行。
?
主旨报告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教育部门主任苗逢春、香港教育大学教授李辉以及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院长卜洪晓围绕“新一轮AI浪潮下,教师教育变革应开启怎样的新思维与新路径?”“从AI赋能到规模化落地,教师教育变革亟需哪些关键支撑体系?”两个专题进行分享。
本次大会还邀请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的多位青年学者和《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等期刊主编围坐一堂,围绕如何把握学术前沿,如何拓展跨学科研究视野,如何提升科研能力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大会结束后,在同期举行的“智建赋能”研讨会上,上海市各高校信息化相关负责同志、算力供应商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算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践与未来发展,并启动了《教育智能芯片选型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联盟工作研讨会同期召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