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8 9:44:25
选择字号:
填补空白!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4月23日,中国科学院“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A类先导专项,成功实施了35万公里的卫星激光测距新技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月距离尺度的卫星激光测距,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环月轨道卫星单角锥反射器的激光观测,表明我国已具备了地月高精度激光测距全链路自主研发和工程应用能力。由此,我国成为美国后第2个能够在地月距离上实现单角锥反射器激光测距的国家。

该新技术试验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工程与技术中心牵头规划,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以下简称上海天文台)研制星载角反射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2m激光望远镜观测支持。

地月单角锥反射器激光测距示意图。图片由上海天文台提供

  ?

记者从上海天文台获悉,本次试验中用到的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填补了我国地月高精度轻量化激光角反射器的空白。反射器重量小于1.3千克,采用大口径单角锥设计,反射器引起的测距误差理论可达亚毫米级,显著优于主流的阵列型反射器。研制团队攻克了速差匹配远场衍射设计、微弧度级角锥二面角控制、低温差镜体被动热控等关键技术,使载荷反射能力达到了与目前在用的月面反射器阿波罗11号(23.6千克,100个角锥)相近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无源星载载荷,该反射器可长寿命支持地月尺度的高精度激光测距和时间传递,可广泛部署于月球表面和地月空间飞行器,为地月科学研究、地月时空基准建立与维持提供高精度时间和距离测量数据,提升我国在地月空间探索及深空探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未来地月空间探索、月球科研站等国家重大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钴硅酸盐沸石催化剂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宇宙射电探测器或在15年内找到暗物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