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8 9:43:18
选择字号:
“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航天日活动举办

 

4月26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科技馆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航天日特别活动在上海天文馆成功举行。来自教育界、科技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航天精神传承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活动现场。图片由上海科技馆提供

  ?

活动现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作主旨演讲。他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引经据典,深入讲述了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他引用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勉励在场青少年要充分发扬航天精神,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走出摇篮》的演讲中,剖析了当代科技进步对航天事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勾勒出未来航天科技的图景。他强调,面对建设航天强国的历史使命,必须着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要让青少年像航天人那样敢于“异想天开”,又善于“脚踏实地”。

“馆长有约”环节由倪闽景主持,并与钱永刚、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黄岳辉围绕“数学如何塑造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与探索”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钱永刚分享了钱学森创立“卡门-钱公式”的经典案例,从最初的理论假设到实验验证再到最终修正完善的完整过程。黄岳辉以青少年太空储水材料实验为例证生动阐释了持续实践对于数学学习的关键作用。冯志刚则从数学哲学的高度指出建模-验证-优化的循环过程,既是完善理论的必由之路,也是锤炼科研品格的绝佳途径。倪闽景则特别强调了以内在求知欲驱动的主动学习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他们一致认为,真正的科学探索必须兼具开拓创新的勇气与严谨求实的态度,让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才能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深化。

此外,活动还举行了“科创校长空间站联盟校”授牌仪式,由钱永刚馆长和倪闽景馆长共同为上海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授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钴硅酸盐沸石催化剂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宇宙射电探测器或在15年内找到暗物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