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深圳大学图书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知识产权学院联合主办,深圳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承办的“成果转化驱动下的信息服务与产学研融合创新”专题会议在深圳大学举行。
深圳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振宁在致辞时表示,此次会议旨在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他指出,深圳大学图书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及知识产权学院三方联动,通过资源共建与数据共享,构建起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加速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突破。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处长张学斌则高度肯定了深圳大学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中的示范作用。他表示,深圳大学联合华为、腾讯共建知识产权学院,培育了大批复合型人才,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积极探索系统化、可推广的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经验。
会上,《深圳大学专利信息分析报告2025》与专利查收引平台上线。该报告旨在呈现深圳大学专利发展的全景数据图谱,为学科建设、专利管理和成果转化等提供客观数据支撑服务,以期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信息桥梁,并长期跟踪和揭示专利成果产出及转化应用情况,持续服务学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同时亮相的“深圳大学专利查收引平台”作为国内高校首创的专利查收引智能化工具,支持专利收录与引用证明及专利价值度分析报告的一键生成,极大简化了科研人员的填报流程,为成果报奖和鉴定、项目申报和结项等提供权威可靠的信息服务。
此外,深圳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强介绍了学校新发布的《深圳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修订)》。他指出,深圳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改革部署,在新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办法中,推进单列管理,修订转化办法,营造创新氛围;深化赋权改革,赋予长期使用权,降低转化门槛;加强合规建设,开展备案登记,解决合规难题;创新转化模式,约定未来收益,减少前期风险。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清晰的实践路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