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7 21:52:30
选择字号:
第十三届国际肉苁蓉暨沙地中药材学术研讨会召开

 

4月24日至26日,“第十三届国际肉苁蓉暨沙生中药材学术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深挖沙地中药健康价值,推进苁蓉产业提质增效,打造沙区特色生态产业。”来自全国的24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肉苁蓉主产地政府领导和地方技术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屠鹏飞教授致辞。(杨力摄影)

  ?

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屠鹏飞在致辞中指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已种植肉苁蓉寄主植物1200多万亩,接种肉苁蓉300多万亩,年产药材突破2万吨,彻底解决了药材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了临床用药和200多个中成药和保健产品的原料供给,有效保护了野生资源,治理大片沙漠,为肉苁蓉主产区和华北地区构筑了一道牢固的生态屏障,尤其为“三北工程”和“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国家节省治沙资金400多亿元,创造了中国特色可持续治理沙漠和荒漠化地区精准扶贫新模式。

28位与会专家代表做了大会报告,内容包括肉苁蓉寄生机制、栽培技术、生物合成途径解析、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等,甘草、红花、锁阳、苦豆子等沙地中药材的栽培技术、药效物质、作用机制等,以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育种、中药材趁鲜加工、食用中药养生产品开发等。

鉴于肉苁蓉药用资源已经解决,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下游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研讨会还专门举办了“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大家就如何利用当前我国政府发布的一系列中医药发展利好政策和肉苁蓉列入“食药同源”中药材物质目录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肉苁蓉大健康产业,打造西部特色新质生产力,将肉苁蓉培育成为年产值500亿元的中药材大品种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详细、可操作的发展方案。

会议呼吁,在当前我国全面进入生态中国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政府应该从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战略高度重视肉苁蓉产业的发展,从资金、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给予产业发展更大的支持;尽早将管花肉苁蓉列入食药同源中药材物质目录;并号召大型制药企业和健康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加入肉苁蓉产业化行业,为打造肉苁蓉大健康产业,培育高质量中药材大品种,促进西部荒漠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肉苁蓉生态产业的发展,打造西部特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挥肉苁蓉产业在健康中国建设、西部荒漠化治理和沙区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科学院、新疆中药材产业协会、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中药协会沙地中药材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肉苁蓉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等联合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钴硅酸盐沸石催化剂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宇宙射电探测器或在15年内找到暗物质 2029年,“毁神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