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琰,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6 14:01:37
选择字号:
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陕西赛区)在长安大学启幕
三千学子逐梦“新质生产力”创新赛道

 

4月26日上午,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长安大学承办、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陕西赛区)在长安大学开幕。作为陕西省工程教育领域的巅峰赛事,本届大赛吸引全省48所高校803支队伍、近3000名师生踊跃参与,赛项设置、参赛规模与覆盖面均创历届新高,为推动陕西省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大赛开幕式。张行勇   摄

                                              大赛场馆之一。张行勇  摄

长安大学副校长裴建中,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晓晖,西安市未央区委常委、副区长车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长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赵煜主持大赛开幕式。

裴建中致辞指出,长安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双一流”高校,在新工科建设浪潮中勇担使命,不断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着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他表示学校将全力做好各项保障,确保赛事“公平、安全、高效”。

张晓晖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讲,工创大赛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走过十六载春秋,是我国工程教育领域的标杆性赛事,也是新工科建设的先锋阵地。他希望参赛选手要敢于创新,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车飞代表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对大赛开幕表示祝贺。他介绍了未央区推进创新强区、产业强区建设的情况,希望大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进一步促进“四链融合”;未央区也将全力支持辖区高校办好各类大型赛事,进一步推动校地协作向纵深发展。

随后,裁判员代表、竞赛选手代表进行宣誓。

据介绍,本次大赛共设置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三大国赛赛道和陕西省专项等4个赛道,共有太阳能电动车、温差电动车、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救援、飞行器设计仿真、智能网联汽车设计、工程场景数字化、企业运营仿真、智能无人机侦察、三秦文化工程设计与制作等11个赛项,涉及新能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众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

                                       沉着应战比赛。长安大学宣传部 供图

在比赛现场,各参赛队伍严格按照比赛标准,争分夺秒调试参赛作品。面对比赛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沉着冷静制定应对方案,充分展现了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在这场智慧与激情的碰撞中,陕西高校学子正以青春之名,书写着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的时代答卷。

据悉,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由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列入教育部评审评估和竞赛清单,属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本届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面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理论实践结合、学科专业交叉、校企协同创新、理工人文融通,采用校级初赛、省级竞赛、全国决赛三级赛制,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赛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宇宙射电探测器或在15年内找到暗物质
2029年,“毁神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