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3 12:42:07
选择字号:
全球变暖让“气温骤变”现象日益严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罗明团队研究发现,全球各地由极热变极冷的气温骤变现象日益频繁。这种气温骤变可能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预计到本世纪末,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大部分地区这类事件将进一步增加,对低收入国家尤为构成威胁。相关研究4月22日晚发表于《自然—通讯》。

气温骤变是指气温从极热到极冷(或反过来)的突然变化。由于没时间适应急速气温变化,任何一种骤变都可能放大独立的极端高温或低温事件对社会和自然系统造成的负面后果,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基础设施、植被和农业。尽管对独立的极暖或极冷气候事件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人们对二者间急速转变的更广泛影响所知甚少。

罗明和同事分析了1961年到2023年间全球气温骤变事件的数据,气温骤变事件定义为5天内温度从高于平均温度1个标准差突然改变至低于平均温度1个标准差(或反之)。研究将观测数据与气候模型相结合,探讨了长期趋势以及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至21世纪末的未来变化。这项分析涵盖的全球60%以上的区域从1961年以来遭受的气温骤变在频率、强度和转变速度上都有所增加。增幅最大的地区为南美洲、西欧、非洲和东南亚。在高排放场景下(SSP 5.0–8.5 和 SSP 3.0–7.0,即温室气体排放在21世纪持续上升),在2071-2100年间预计气温骤变强度和持续时长会增加,两种极端事件之间的过渡时间将缩短。作者预计,在SSP 3.0–7.0场景下,全球暴露于温度骤变的人口增加超过100%,其中低收入国家预计将面临快速气温骤变暴露的最大增幅,比全球平均水平高4-6倍。但在中低排放场景下(SSP 2–4.45 和SSP1–2.6,排放最终将减少),通过采取措施减少全球排放和相关变暖,全球暴露的增加幅度可以得到限制。

作者认为,全球各地都需要加强对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而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尤需如此。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8544-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2029年,“毁神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人类首次通过欺骗眼睛观察到新颜色 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电池效率创新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