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1 9:57:03
选择字号:
广州这场年会聚焦心理福祉与健康社会的实现路径

 

3月29日,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心理学前沿议题与社会实践路径。

本次年会汇聚中国理论心理学领域专家学者,以“扎根本土理论传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使命,以“心理福祉与健康社会: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为主题,包括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分组报告等多种学术交流环节,直面数字智能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等社会热点。

苏彦捷致辞。

  ?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苏彦捷在致辞时指出,当前全球心理学研究面临技术革新与文化多样性的多重挑战,亟需以理论为帆、历史为镜,构建具有文化适应性的心理学体系。她高度肯定了本次年会主题“心理福祉与健康社会”的前瞻性,期待会议成果为健康中国行动注入心理学智慧。

广州大学副校长吴开俊表示,近年来,依托学校“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中“大数据/认知科学与智慧教育”交叉创新平台等的建设,广州大学心理学科建设持续迈上新台阶,2024年9月,广州大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同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吴开俊致辞。

  ?

广州大学教授聂衍刚介绍了广州大学心理学科围绕民众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发展定位,强调本届年会主题既是对学科根基的坚守、亦是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更是对民众需求的强烈回应。

开幕式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麻彦坤主持。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马凤岐则高度肯定了本土理论心理学研究者以“推动理论创新、深耕学科历史”为己任,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心理学体系作出的重要贡献。

本次年会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凤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学兰、东南大学教授马向真、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丁道群、苏州大学教授彭彦琴、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任俊、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舒跃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涌泉、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曾祥龙、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传鹏和广州大学教授叶浩生等11位专家作主旨报告。

年会现场。本文由广州大学供图

  ?

年会还组织了四个分论坛共62场报告,分论坛分别以“文化传统与心理健康理论融合”“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健康的多维干预与跨领域应用”和“具身认知与心理学理论前沿”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为促进民众心理福祉、营造健康社会提供了心理学路径。

据了解,广州大学心理学科的历史发展较为悠久,1984年获全国最早一批社会心理学硕士点,这也是广州大学的第一个硕士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现拥有广东省一级学科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应用心理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学科围绕着心理健康尤其是发达地区民众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同时着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应用人才的分类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 胶原蛋白如何“钉”在一起
中国科学家提出捕捉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科学家撰文探讨甲醇制烯烃领域相关发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