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长三角气温指数(系列)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长三角气温指数(系列)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复旦大学、上海期货交易所5家单位共同编制,是根据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的气候特征和社会经济特点,在多年气象对行业影响研究基础上,针对性研制的一套面向金融应用场景的指数,包含长三角气温和制冷、制热等6条指数,这些指数与能源、电力、农业、旅游、健康、保险等气象敏感型行业的风险敞口紧密相连。
发布会现场,指数编制组专家、中国气象局金融气象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赵艳霞介绍,金融气象指数是一个连接气象与金融的桥梁,也是一把度量气象风险的简便好用标尺。
长三角地区是国内金融资源最为密集、金融市场最为活跃、金融创新能力最强、金融人才最聚集的区域之一,也是连接国内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枢纽,长三角气象指数为天气衍生品的研发和上市提供了坚实基础。
赵艳霞指出,此次发布的长三角气温指数应用场景明确、极具潜力开发为金融衍生品。在当前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背景下,长三角气象指数以及据此研发的天气衍生品不仅将为气候敏感型行业提供对冲风险的有利工具,也将极大推动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为金融行业提供更为专业且便利的优化资产配置策略,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新维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