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7 16:36:29
选择字号:
人类可能首次“看见”了暗物质

 

在20世纪30年代初,瑞士天文学家Fritz Zwicky观察到太空中的星系移动速度超过其质量允许的水平,由此推断太空中存在某种看不见的“脚手架”——暗物质,将星系凝聚在一起。近百年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可能提供了暗物质的直接证据,让这种不可见的物质首次被“看见”。相关研究11月25日发表于《宇宙学与天体粒子物理杂志》。

伽马射线强度分布图。中央区域的灰色横条对应银河平面区域,为避免强天体物理辐射干扰,该区域未被纳入分析范围。图片来源:东京大学

暗物质自多年前被提出以来,至今仍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只能通过暗物质对可见物质的影响来间接观测它,例如暗物质能产生足够引力将星系凝聚在一起。暗物质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原因是构成它的粒子不与电磁力相互作用,这意味着暗物质不会吸收、反射或发射光线。

虽然关于暗物质的假说众多,但许多科学家推测,它由一种称为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的物质构成。这类粒子比质子重,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尽管相互作用微弱,科学家预测,当两个WIMP相撞时会相互湮灭,并释放出包括伽马射线光子在内的其他粒子。

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天文观测将目标锁定在暗物质集中的区域,如银河系中心,以寻找这类特定的伽马射线。利用来自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的最新数据,日本东京大学天文学系教授Tomonori Totani认为,他终于探测到了理论暗物质粒子湮灭所预测的特定伽马射线。

“我们探测到光子能量为20千兆电子伏特的伽马射线,它们以类似光环的结构向银河系中心延伸。这种伽马射线辐射的形态特征与暗物质晕的理论形状高度吻合。”Totani说。

观测到的能谱,即伽马射线辐射强度的范围,与假设的WIMP湮灭所预测的辐射相匹配,该WIMP的质量约为质子的500倍。根据测量到的伽马射线强度估算出的WIMP湮灭频率,同样处于理论预测的范围之内。

重要的是,这些伽马射线测量结果很难用其他更常见的天文现象或伽马射线辐射来解释。因此,Totani认为这些数据是多年来寻找的、来自暗物质的伽马射线辐射的有力迹象。

“如果这是正确的,据我所知,这将是人类首次‘看见’暗物质。并且结果表明,暗物质是一种未被纳入现有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新粒子。这标志着天文学和物理学的一项重大进展。”Totani说。

尽管Totani确信他的伽马射线测量结果探测到了暗物质粒子,但该研究结果必须通过其他研究人员的独立分析来验证。即使得到确认,科学家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这种类光环辐射确实是暗物质湮灭的结果,而非源自其他某种天文现象。

在其他暗物质高浓度区域发现WIMP碰撞的更多证据,将有力佐证这些初步研究成果。例如,若能探测到银河系晕内矮星系发出相同能量的伽马射线辐射,将为Totani的分析提供支持。

“一旦积累更多数据,这一目标便有望实现。若果真如此,将为我们提供更有力证据证明伽马射线源自暗物质。”Totani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88/1475-7516/2025/11/08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借乙烯调控棉纤维又长又强,有希望了 拯救微生物可能是史上最重要的保护行动
研究发现最暗弱双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