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熙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0 17:07:39
选择字号:
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患上了慢性病

 

癌症、肥胖症、糖尿病和退行性关节病等已不再仅仅是人类的问题,如今,它们正在动物王国里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家养宠物、家畜和海洋生物在内的各种动物都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这些非传染性疾病,也称慢性病日益普遍,然而科学界仍然无法就这些疾病在众多物种中不断增多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了解这些趋势至关重要,因为影响动物健康的因素往往也会影响人类。

在11月10日发表于《风险分析》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性方法,旨在改进动物慢性病的监测和管理。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证据的风险评估模型,不仅有助于动物健康,还为公共卫生提供了相关见解,因为人类和动物在慢性病发病率方面都面临着类似的上升趋势。

雅典农业大学的Antonia Mataragka及同事在回顾了有关动物慢性病的现有研究后,给出了多个促成因素。

研究发现,遗传倾向会增加某些动物的患病风险。为了外观而选择性繁育的狗和猫以及为提高生产力而繁育的家畜,患糖尿病和二尖瓣疾病的可能性更高。而

环境因素,包括不良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及长期压力,也会影响这些疾病在不同物种中出现的方式和时间。

这些例子在许多环境中都能找到。家养的猫和狗的肥胖现象十分普遍,最近的调查估计,有50%到60%的猫和狗属于超重范畴,这导致了猫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农业环境中,约20%的圈养猪会患上骨关节炎。海洋动物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白鲸有患胃肠癌的记录,而养殖的大西洋鲑鱼则会患上心肌病综合征。生活在受工业化学品,如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污染的河口的野生动物,其肝癌发病率高达15%至25%。

研究指出,人为驱动的生态转型正在加剧这些威胁。城市化、气候紊乱、土地用途变更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增加了有害暴露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海洋变暖及珊瑚生态系统的衰退与海龟和鱼类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有关。在城市中,气温升高和空气质量差会导致伴侣动物的肥胖、糖尿病和免疫系统紊乱,而化学物质的径流和空气污染则影响到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内分泌功能。

“随着环境变化加速了疾病的出现,缺乏早期诊断系统进一步延迟了动物慢性病的发现。”Mataragka说,“虽然像世界卫生组织这样的机构提供了大量关于人类慢性病死亡率的数据,但类似的动物详细统计数据却很少。这表明需要更全面的研究和加强兽医健康监测,以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Mataragka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支持对动物、人类和生态系统进行更协调的监测,并有助于识别慢性病增多的早期预警信号。通过认识慢性病的共同驱动因素,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或许能更好地降低跨物种的疾病风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risa.7013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