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0 23:34:44
选择字号:
第七届电子工程与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11月7日至9日,第七届电子工程与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EEI 2025)在江苏扬州召开。来自国内外电子工程与信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电子信息、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感知系统、网络物理系统及机器学习等前沿热点议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会议由扬州大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潘骏主持。扬州大学副校长韩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二处、三处原处长宋苏分别致辞,为大会确立了高起点、高水准的学术基调,引领会议在严谨且专业的氛围中开启。

在主题报告环节,多位知名学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分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陈文华围绕“人工智能感知系统缺陷下的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展开深度解析;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璐阐述“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协同控制”的最新理论与方法;安徽工程大学校长黄友锐介绍“基于混合智能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回短路故障诊断研究”;东南大学教授刘洪海分享“人体行为功能感控与智慧医疗”的前沿进展;安徽大学教授张兴义带来“面向通用进化计算优化方法:从算法推荐、超参优化到算法生成”的开拓性报告。

会议现场。

此外,上海大学教授彭晨讲述了大规模网络化系统的可扩展控制技术,为网络化系统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池明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群集智能系统分布式最优控制,推动了群集智能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阿德莱德大学教授石碰分享了聚焦混合攻击下的网络物理系统安全研究成果,为保障网络物理系统安全提供了重要参考;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赵旭东阐释了切换系统时间驱动切换控制设计,为切换系统控制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魏庆来分享了非线性系统自学习最优控制的研究成果;南京邮电大学教授解相朋、湖南大学教授梁桥康、上海大学教授王玉龙分别围绕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智能机器人感知技术及无人驾驶车辆深度学习目标识别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讲解,进一步丰富了会议的学术内容。

表彰现场。

在口头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代表展示了优秀研究成果,为会议增添了更多活力。海报展示与茶歇互动交流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参会者们积极交流,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合作契机的产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10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从寒到暖,热木星为何要越过“雪线”
警惕颜色鲜艳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