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5 10:33:08
选择字号:
第四届“成渝双城·双碳论坛”在成都召开

 

11月1日,成渝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系列第四届“成渝双城·双碳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以“数智聚变·碳索新章”为主题,汇聚了双碳领域的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企业家22位,围绕将国家双碳战略从宏观擘画转向具体产业落地这一核心议题,分享前沿洞见,展示最新成果,共谋西部增长极的绿色发展新蓝图。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的15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党组副书记、成都分院系统单位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曲建升指出,我国“双碳”战略正处在从顶层设计走向深入实施的重要阶段。”‘成渝双城·双碳论坛’逐步发展成为展示成果、交流经验、凝聚共识的重要窗口,希望大家能以此次论坛凝聚智慧、携手并肩、深化协同、推动实践。“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娴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拟转化科技成果与转化对接平台,提到中国科学院存量专利超11万件、拟转化成果3200余项,涵盖多领域,通过专属平台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随后,《成渝双城经济圈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聚焦成渝氢能产业,分析全球趋势与国内进展,指出区域技术、设施等面临的发展瓶颈,借鉴多地经验,提出政策、科技等多维度发展建议。

报告环节,多名院士专家围绕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分别从产业变革、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等角度展开深入分析,重点探讨了提升能源效率、促进风光电力消纳、推动AI与数字化管理、加强碳资产开发等关键议题,展示了通过科技突破与跨领域协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多元策略与实践方向。

此外,在绿色低碳先进成果技术推介环节,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的专家集中展示了一系列前沿技术解决方案,为解决能源转型中的关键瓶颈提供了多元化的“技术工具箱”。推介内容覆盖能源化工、激光无线传能接收端技术、光伏涂层增发材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多个领域,各团队不仅介绍了其技术的原理、优势与示范应用成果,还展现了领域未来的合作需求与产业化路径。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交通大学、成渝双碳创新共同体共同主办,四川省委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智库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特殊引力波事件指向“第二代黑洞”存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