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将于11月在杭州举办 |
|
|
10月26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慧,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副秘书长、学术与交流部主任高晓杰出席发布会。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傅方正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浙大供图)
?
经教育部批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将于11月7日至10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接续举办。两场论坛主题分别为“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未来”“教育强国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旨在回应“智能时代,大学何为”“教育强国,高教何为”的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为全球合作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寻找更优路径,也为世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融通中外的智慧和答案。
两场论坛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协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等提供支持。
发布会上,张大良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两场论坛的总体情况。一是设置焦点议题,共商高等教育变革新方向。两场论坛的议题设计紧扣时代脉搏,既具备国际视野,又扎根中国大地。“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议题包括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工智能与科研范式转型、人工智能与教育治理创新、数字化转型与高等教育公平等。“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议题包括大学分类发展机制及差异化评价体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研究等。二是汇聚多元力量,共议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两场论坛吸引了来自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境外嘉宾和20余所国内重点高校领导。嘉宾群体涵盖“大学管理者+顶尖学者+国际组织官员+政企人士”等多元主体,围绕共同关切的话题交流思想、碰撞观点。三是整合优质资源,推介全球教育合作新成果。论坛将推出多项重磅成果,包括组建“全球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协作机制”、发布《杭州倡议》和“自主知识体系系列丛书”等。这些成果将为人工智能时代全球高校加强交流合作,推动高等教育向着更优质、更公平、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借鉴。四是创新活动场景,体验科技赋能智慧教育新形态。论坛期间,将首次举办中外高等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聚焦“未来教师、未来课堂、未来学校、未来学习中心”四大主题。世界银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30余所国内外高校将参与中外高等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五是精准对接合作,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论坛期间,学会将与世界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中外高校之间也将签署10余项合作协议,内容涵盖人才联合培养、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师资交流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
朱慧在致辞中介绍了两场论坛筹备情况。李楠介绍了两场论坛的亮点特色。高晓杰介绍了日程安排、配套活动特色以及宣传采访方案。
“世界大学校长论坛”旨在为全球大学校长提供互学互鉴、务实合作的对话交流平台,自2023年首届论坛在北京举办以来,有效促进了大学之间、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大学顺应时代变革、担当使命责任提供了新经验新动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